笔趣阁 > 多子多福,大明最强太子! > 第308章 三十三两白银定律!

第308章 三十三两白银定律!

作者:爱吃老鸭汤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

推荐阅读: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:邪王,甜甜宠毒妻难逃:仙尊,太强势!冥婚,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 www.xbiqugex.com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翌日上午。

    黄道周和刘理顺,就联袂走进皇宫。

    朱慈烺自然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们了。

    见到太子殿下的那一刻,两人都有些泪流满面了。

    许久不见,太子殿下都长大了。

    黄道周曾经是詹事府少詹事,自然和太子打过交道,在他印象之中,太子殿下是一个极为正派的儒家弟子。

    虽然面相极为周正,但是身高却有些不太够,所以显得不够威严。

    只是现在,太子殿下已经长大了,而且身高八尺,还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!

    当真是长大了好多。

    而刘理顺也是做过东宫讲官的,也算是潜邸的旧臣。

    说实话,这两人,其实都算得上朱慈烺的老师,不过朱慈烺到底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多少东西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

    “二位先生,慈烺翘首以盼!终于将你们给盼来了!”朱慈烺见到两人到来,急忙上前,将两人给紧紧拉住。

    黄道周和刘理顺见到拉着自己的手,又有些忍不住泪眼婆娑了。

    太子殿下,竟然对他们如此重视!

    士为知己者死,他们现在就在想,太子殿下哪怕是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,他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。

    “殿下,您还记得臣吗?”黄道周声音颤抖。

    朱慈烺说道:“先生,弟子怎能忘记你?您做詹事府少詹事的时候,时常教导弟子什么叫做圣贤之道,弟子到现在,也都铭记于心!”

    “还有刘先生,你也时常和弟子讲君臣之道,往事还历历在目呢。”

    两人再也绷不住了,直接就呜咽着哭了起来!

    他们在东宫伺候太子殿下的时候,那时候太子殿下才几岁,没想到他竟然记得这么清楚。

    这怎么能让他们不感动?

    “殿下竟然还知道这些,臣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”

    几人寒暄了一阵,朱慈烺充分展现了一个徒弟再见师父时的开心与愉快,这样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,还能立下一个尊师重道的人设。

    许久,朱慈烺才将话题引入正题。

    “对了二位先生,倪大人已经将事情,告诉给你们了吧?”

    黄道周急忙说道:“倪大人已经告诉我们了,殿下若有命,臣等必从。”

    刘理顺也说道:“臣也一样!”

    朱慈烺说道:“既然倪大人说过了,那我就不再赘述了,只是叮嘱一些事情的具体细节就好。”

    “黄先生,此次西去,需要的携带的粮食,可以说是极多极多!你心中有过一个大致的估算吗?”

    黄道周这是知道,太子殿下是在准备试金了,要是回答的不好,别看太子殿下现在笑嘻嘻,保不齐一会儿就是另外一副模样了。

    “回殿下,殿下所要运送的粮食,一部分是运往武昌。”

    “武昌有士卒十万,民众十数万,累积近三十万,王浩童牛带去的粮食,只够一月之用,行军之时的粮草消耗是平时的两倍,战时消耗更多,这一个月,又要打折扣。”

    朱慈烺满意的点了点头,看样子这黄道周虽然没有为官,但同样知晓天下之事。

    “土豆的营养比不上大米,一个士卒想要吃饱,每日至少得要三斤土豆才可!加上一些损耗,也就是说,四十日可食一石土豆!”

    “臣观武昌之战,怕是一场持久之战,得备粮四月,也就是说,光是武昌一地,便需要粮百万石!”

    “而大战一旦开启,河南、湖广、山西等地,都会多上不少灾民,保守估计,起码有三百万人!而这些人,每日最少得食土豆两斤。”

    “三百万人,一日可食六百万斤!一日可食用五万石!而这种情况,几乎得持续到明年,也就是说,这些灾民得吃到土豆变质。”

    土豆的保存期限,只有半年,而等到开始赈灾的时候,可能只有五个月的保质期了。

    要不是现在还是小冰河时期,天气偏寒,这些土豆可能连五个月的保质期都不会有。

    假定算五个月,这些人要吃的粮食,就是近乎五百万石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朝廷至少得有六百万石粮食,才能将这两件事做好。

    朱慈烺满意的点了点头,看样子,这黄道周的确是个人才。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需要六百万石土豆?”朱慈烺问道。

    黄道周回答道:“只多不少。”

    朱慈烺食指不停地敲击桌面,说道:“土豆要多少有多少,那就给你一千万石土豆。”

    黄道周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,太子殿下这操作,让他有些转不过弯来了。

    以前他在朝廷议事的时候,需要花钱的地方,朝廷都是想方设法的打折扣,比如这需要银一百万两,朝廷可能砍价砍到二十万两。

    不能说离谱,只能说非常离谱。

    而在太子殿下这,竟然是主动加码,而且一加,就是如此之多!

    不过这一切,还都是要归功于太子殿下在南直隶种植土豆的事情,大获成功,才让殿下能够从容不迫的来解决这些问题。

    别说六百万石土豆了,就算是六千万石土豆,南直隶都有。

    这就是粮足带来的底气。

    虽然天天吃土豆不是一件特别舒服的事情,但是对于那些灾民来说,能有吃的,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“之所以给你一千万石,是因为那些灾民,你也可以让他们每天有三斤的土豆吃!”

    黄道周说道:“殿下,灾民不必有这么多粮食,吃太饱了,反而容易滋事。”

    朱慈烺笑着看着黄道周,不得不说,这黄道周的确是个人才,这一点,他都能想到。

    如果按照圣贤的做法,有粮食为什么不让这些老百姓吃饱?

    但事实就是,吃饱了,他们就会闹事,会对管理造成困难,就像清朝的三十三两白银定律。

    就是永远都让老百姓一年的收入,只有三十二两白银,支出却有三十五两白银,让老百姓每年都有二两银子的负债。

    家无余粮,自然不会多想,只会想着再努力些,争取明年的收成,能够比支出多一些。

    他们完全想不到,无论他们怎么努力,都是徒劳的,朝廷都会想办法将他们的剩余劳动价值榨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