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四章,开办社区
推荐阅读:唐枭、乘龙佳婿、长宁帝军、医妃惊世、重生民国娇小姐、奋斗1981、神医狂妃:邪王,甜甜宠、毒妻难逃:仙尊,太强势!、冥婚,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、舌尖上的大宋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 www.xbiqugex.com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“没问题。”军属们喊道,“过去还乡团拿着枪逼我们说出红军的情报,我们也没说过。”
“这个第二嘛,就是大家要努力开展生产运动,改善群众生活,建立互帮互助小组,尤其是要帮助那些家里缺乏劳动力的军烈属家庭。如果生活上确实有困难,可以和……红英联系,申请救济。我们独立团会拿出一笔钱来,建立优属基金,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军属家庭。”
韩勇说着,指了指坐在身边的沈红英,沈红英含着笑向他点了点头。在沈红英的反复要求下,韩勇已经把对她的称呼从“沈红英同志”变成了“红英”。沈红英现在对韩勇的崇拜已经如滔滔江水一般了,心里早就把韩勇当成了革命导师,被一位革命导师直呼名字,难道不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吗?
“韩队长,你放心吧,我们能养活自己。”
“部队上花销大,留着钱给同志们买多一些子弹吧。”
“我们不需要部队上的钱,我们还要给部队交公粮呢。”
军属们纷纷表态道。革命老区的百姓,真是太淳朴了。
“我谢谢大家的好意了。公粮就免了吧,大家如果未来有余粮了,部队会按市场价格进行收购的。以下我说第三点……”
“你说吧!我们听着呢。韩团长说话我们都爱听。”一个妇女说。
“别吵,让人家团长说话。就你罗索。”另一个妇女责备道。
“你也别吵。”
“是你先吵的。”
好不容易让大家静下来,韩勇擦擦头上的汗,继续说道:“第三点,是希望大家发扬当年支持红军的精神,继续支持我们独立团。如果世界局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,一两年后,日本鬼子就会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,我们这里就会变成敌后的抗日战场。我希望咱们浠县的老百姓,能够踊跃地支持抗日战争。小伙子们能够踊跃参军上前线,老乡们能够帮助送军粮、救护伤员。”
“韩团长,这个都不用说了,我们过去就是干这个的。”沈红英在旁边插嘴道,“你看,他们都是各村的干部和积极分子,好多都是支前模范呢。”
“那就好。从现在开始,我们准备安排部队住到各个村子里去,请大家帮助我们做好群众工作。我保证,我们的部队一定会像红军一样,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,请大家监督。”
在那次会后,积极分子们回到各村,开始动员百姓腾出房子准备接纳独立团入住了。韩勇吩咐,各连排在入住时,必须向房东家交纳住宿费和伙食费,借用房东家里的任何东西,都要支付折旧费。虽然支付的标准很低,一年算下来也就是两三块钱,但对于当地农民来说,就是非常不错的一笔收入了,所以最后已经不用积极分子们去动员了,村民们抢着要求独立团住到自己家里去。70年后,浠县旅游局网站上称:早在1936年,我县竹园镇农民已经开始从事民俗接待,并涌现出许多全年民俗接待收入过百元的专业村……
没有过多久,于明陆陆续续的送来近五千多个红军家属,韩勇这次还给沈红英留下十万大洋,韩勇也不想让这里的人一夜暴富,这样也有为初衷。
“立正!向右转!齐步走!”
伴随着一声声的口令,在竹园镇外的大空场上,一支队伍正在进行着训练。值得注意的是,队伍里的人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而且都是穿着农家服装,原来,这是竹园镇新成立的民兵部队。
经过两三个月时间的磨合,独立团已经在竹园镇扎下了根,影响力则已经扩散到了整个浠县以及周围几县的一些乡镇。韩勇去拜访了浠县的县长和驻军的连长,故伎重演,又说了一番诸如南洋回来之类的鬼话,同时给每个人塞了一叠绿色的美元纸币,从而换来了县长的认可,独立团在竹园镇的存在就完全合法了。和朱泾村一样,竹园镇也是位于山区的贫困镇,当时的政府对于这样的镇子是不太在乎的。
韩勇不打算分出独立团的力量来保护竹园镇的安全,在与沈红英等人商议之后,决定建立竹园镇的民兵组织,作为地方部队,在未来的战争中协助独立团作战。独立团现在军用物资的供应十分丰富,韩勇让彭虎安排,把在朱泾村的库房里存放着的一批旧枪拿来发给竹园镇的民兵。即使是如此,沈红英也乐得直蹦高了,据她说,这些独立团淘汰下来的旧枪,比当年红军用的枪还要新得多了。韩勇表示,弹药可以敞开供应,一杆枪可以配上200发子弹,所有的民兵一定要练好枪法。
组织民兵的通告发出后,报名的人挤满了竹园镇社区服务中心,也就是韩勇解释为“社会主义苏区”的那个服务中心。韩勇原来的想法是招50个人左右就可以了,能够对付一般的毛贼,维护一下地方上的治安。结果一口气招到了100个人,还有一些人因为没有被选上而愤愤不平的。由于红军在此地曾进行过几次扩军,当地的青年大多跟着红军走了,参加民兵的,只有一些妇女和年龄较大的男人们。不过,这些人在训练时都是劲头十足,军事素质提高很快,朱良清估计,这支100人左右的民兵,战斗力不会亚于国军的一个普通连队。
“难怪说这个地方人人好汉,我算开眼界了。”韩勇感慨地对沈红英说。
沈红英骄傲地说:“那当然,我们这里的老百姓,是最有觉悟的。”
“你有没有跟他们说,拿了枪,将来就有可能要上战场打仗的。”
“这还用说,当年搞赤卫队的时候,他们都拿过枪的。”
韩勇说:“红英啊,我可警告你,这些民兵放在这里,你必须严格进行控制。他们现在手上有了枪,万一有人去找地主老财报仇,对我们的影响可就大了。”
沈红英说:“韩队长,你就放心吧,我们的纪律严着呢。”
根据从后世得来的关于抗日根据地的知识,韩勇指导沈红英等人,对竹园镇进行了全面的改造。竹园镇是一个位于丘陵山区的镇子,韩勇交代,每个村子必须在附近的山里挖出若干个隐蔽的山洞,存储了一些食物和少量的武器,以便未来鬼子扫荡时让村民进山去躲避,并具备一些基本的抵抗能力。
各村镇建立了一套快速通讯系统,诸如消息树、报警钟之类的东西,应有尽有。在设防方面,有了望哨、阻击阵地、地雷阵等,能够在敌人来袭时尽量地迟滞敌人的速度,为村民的撤离赢得时间。韩勇设计了一系列的应急预案,分别对应于各种不同的敌情,并让沈红英带着村民们进行反复的演练,以便达到快速反应的效果。沈红英对此十分感慨,赞道:“韩队长,你真有学问。过去如果我们有这样一套方法,白狗子也不会这么容易得逞了。”
韩勇正色道:“红英,你一定要明白,未来我们的敌人是日本鬼子,鬼子和国党军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,千万不能拿当年对付国军的经验来对付鬼子。”
沈红英说:“这有什么不一样的,不都是敌人吗?”
韩勇问:“过去,白匪军来了,找你们要红军的伤员,你们不给,他们会怎么样?”
“打人呀,把村里的积极分子抓起来,往死里打。”
“会屠村吗?”
“啥叫屠村?”沈红英不明白。
“就是架起机枪,把全村百姓全部杀掉。还有,执行三光政策,就是烧光、杀光、抢光,把一个镇甚至一个县变成无人区。”
“这怎么可能?”沈红英吃惊地说,“白狗子再坏,也不可能这样做呀,这还是人做的事情吗?”
韩勇一字一板地说:“鬼子会这样做。”
沈红英瞪大眼睛道:“真的?这太可怕了。”对于韩勇的话,她是完全相信的,既然韩勇说了鬼子会这样,那就肯定会这样了。
“所以,一旦鬼子来了,必须教育村民赶紧躲避,不能心存侥幸。”
“我明白了,韩队长。”沈红英连忙拿个小本把韩勇的语录记下来,然后找积极分子们落实去了。
除了民兵训练之外,韩勇还让沈红英组织了一些妇女组成救护队,派独立团的军医过来进行医疗救护方面的培训。壮年汉子们则组成了民工队,接受了挖战壕、修工事、抬担架等方面的训练,在战时可以随时调动起来,支援前线。沈红英的孩子冬伢子——大名叫刘冬,也有模有样地组织了一群小孩子,扛着红缨枪搞起儿童团来了。不过,韩勇坚决不同意儿童团参与具体的工作,而是给他们请了几名老师,逼着他们天天上学去了。
竹园镇的建设工作持续了半年左右时间,到这年九、十月份的时候,整个镇子连同周围的村庄,已经建成了一座韩勇心目中理想的战斗堡垒。韩勇在镇子里建立了独立团的前敌指挥部,与朱泾村的后方司令部遥相呼应。反正朱泾村现在也不缺通讯器材,几部大功率的电台分别设立在朱泾村、竹园镇和上海的情报站里,每天交换着各自的信息。韩勇一多半的时间都呆在朱泾村,独立团的大部分队伍也都驻扎在竹园镇。
于明这次也是闹大了,粤省和赣省的周边近五百多个大地主和还乡团的团长,营长之类的给于明冒充土匪杀了,杀得那些在乡下的土地主不敢在回乡下去住,就连县城里那些已经抓住的红党都给释放。好多的红军以为这是个圈套,就是放出来也不离开县城,那些警察没有办法,还是命要紧,就把这些红军赶出县城,也要那那些土匪看见,我们已经把红军放了。
韩勇回到朱泾村一看,妈呀,这帮地主还真的有钱,于明这一趟下来差不多有近三千万大洋的收入,对于于明的杀心太重,韩勇也没有理会,这次回来主要是杨启明带话,陈济棠要求韩勇前去一会,顺便和韩勇这里卖98K步枪五千支。韩勇也愿意做成这笔生意。
藤井美惠子这边由于测绘队里有几名学医的,也和韩勇要了过来,韩勇对于藤井美惠子来说,不但是救命之恩,还有就是韩勇对待自己的同胞也是不错,最起码来说没有让那帮人和那些土匪一样去做苦力。藤井美惠子这里的进展也在加快,很多的医药生产设备也到了朱泾村,朱泾村现在的造出来的磺胺比英国进口的还要好,磺胺已经给朱泾村带来一定的效益,特别是在上海等地的买卖,由于杜月笙的帮忙,生意特别火爆。
韩勇带着于明和一个排的特勤队来到羊城。韩勇住在羊城西关。
羊城的西关荔枝湾是羊城最富庶的地区,这儿有着“一湾溪水绿,两岸荔枝红”的醉人风光,而“荔湾渔唱”曾是羊城八景之一,此处花园洋房林立,达官贵人簇拥,名商贾云集,生活在这儿的人们常常喝喝早茶,听听粤剧,逛逛街市,溜溜鸟,钓钓鱼,打打牌,悠哉悠哉,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。
在芝兰湖的两岸矗立着不少建筑风格迥异的小洋楼,在这其中,有两幢小洋楼特别引人注目,这两幢楼相距并不远,也就百米的距离,但建筑风格相似,都是三层的欧式为主体,一幢是纯白的小白楼,人称陆府;另一幢是淡黄的小黄楼,人称陆宅。小白楼的主人名叫陆逸翔,小黄楼的主人名叫陆逸翱,这二位是两兄弟,陆氏祖上是羊城的名门望族,曾出过探花和翰林院的编修。陆逸翔早年留学欧洲,辛亥革命时,曾慷慨资助过同盟会,与同在荔枝湾的蒋光鼐将军私甚密。
陆氏家大业大,自打陆逸翔接管了陆氏产业之后,更是发扬光大,陆氏集团旗下的产业遍布各个行业,陆逸翔本人也被羊城商界推举为商会会长,在羊城商界颇有威望。陆逸翔的夫人肖如琴是个传统的大家闺秀,两家是世,在陆逸翔欧洲回国那年订的亲,肖如琴共生有两个儿子,长子陆昱震未成年时便夭折了,次子陆昱霖今年刚十八,在圣保罗教会学校就读。
韩勇看见俩个日本人企高契杨的从陆家出来,韩勇知道这是日本人为了拉拢陆家,看来拉拢和威胁起来作用,要不然日本人也不是这样的嘴脸。韩勇对着于明说道“打听清楚,还有那个日本领事哪里的情况,最主要的就是有么有钱,我想应该很多,我们也不能白跑一趟。”
于明在想。队长是不是打劫上瘾了,现在的朱泾村哪里还差钱,上次的上海行动就是十吨黄金还有几百万大洋,这次对于那些坏地主的行动又是几千万大洋。现在到了羊城又在大日本领事馆的主意,哈哈,看来这次又要打捞一笔。于明开开心心的去调查日本领事馆的事情。
毕竟后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“没问题。”军属们喊道,“过去还乡团拿着枪逼我们说出红军的情报,我们也没说过。”
“这个第二嘛,就是大家要努力开展生产运动,改善群众生活,建立互帮互助小组,尤其是要帮助那些家里缺乏劳动力的军烈属家庭。如果生活上确实有困难,可以和……红英联系,申请救济。我们独立团会拿出一笔钱来,建立优属基金,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军属家庭。”
韩勇说着,指了指坐在身边的沈红英,沈红英含着笑向他点了点头。在沈红英的反复要求下,韩勇已经把对她的称呼从“沈红英同志”变成了“红英”。沈红英现在对韩勇的崇拜已经如滔滔江水一般了,心里早就把韩勇当成了革命导师,被一位革命导师直呼名字,难道不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吗?
“韩队长,你放心吧,我们能养活自己。”
“部队上花销大,留着钱给同志们买多一些子弹吧。”
“我们不需要部队上的钱,我们还要给部队交公粮呢。”
军属们纷纷表态道。革命老区的百姓,真是太淳朴了。
“我谢谢大家的好意了。公粮就免了吧,大家如果未来有余粮了,部队会按市场价格进行收购的。以下我说第三点……”
“你说吧!我们听着呢。韩团长说话我们都爱听。”一个妇女说。
“别吵,让人家团长说话。就你罗索。”另一个妇女责备道。
“你也别吵。”
“是你先吵的。”
好不容易让大家静下来,韩勇擦擦头上的汗,继续说道:“第三点,是希望大家发扬当年支持红军的精神,继续支持我们独立团。如果世界局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,一两年后,日本鬼子就会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,我们这里就会变成敌后的抗日战场。我希望咱们浠县的老百姓,能够踊跃地支持抗日战争。小伙子们能够踊跃参军上前线,老乡们能够帮助送军粮、救护伤员。”
“韩团长,这个都不用说了,我们过去就是干这个的。”沈红英在旁边插嘴道,“你看,他们都是各村的干部和积极分子,好多都是支前模范呢。”
“那就好。从现在开始,我们准备安排部队住到各个村子里去,请大家帮助我们做好群众工作。我保证,我们的部队一定会像红军一样,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,请大家监督。”
在那次会后,积极分子们回到各村,开始动员百姓腾出房子准备接纳独立团入住了。韩勇吩咐,各连排在入住时,必须向房东家交纳住宿费和伙食费,借用房东家里的任何东西,都要支付折旧费。虽然支付的标准很低,一年算下来也就是两三块钱,但对于当地农民来说,就是非常不错的一笔收入了,所以最后已经不用积极分子们去动员了,村民们抢着要求独立团住到自己家里去。70年后,浠县旅游局网站上称:早在1936年,我县竹园镇农民已经开始从事民俗接待,并涌现出许多全年民俗接待收入过百元的专业村……
没有过多久,于明陆陆续续的送来近五千多个红军家属,韩勇这次还给沈红英留下十万大洋,韩勇也不想让这里的人一夜暴富,这样也有为初衷。
“立正!向右转!齐步走!”
伴随着一声声的口令,在竹园镇外的大空场上,一支队伍正在进行着训练。值得注意的是,队伍里的人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而且都是穿着农家服装,原来,这是竹园镇新成立的民兵部队。
经过两三个月时间的磨合,独立团已经在竹园镇扎下了根,影响力则已经扩散到了整个浠县以及周围几县的一些乡镇。韩勇去拜访了浠县的县长和驻军的连长,故伎重演,又说了一番诸如南洋回来之类的鬼话,同时给每个人塞了一叠绿色的美元纸币,从而换来了县长的认可,独立团在竹园镇的存在就完全合法了。和朱泾村一样,竹园镇也是位于山区的贫困镇,当时的政府对于这样的镇子是不太在乎的。
韩勇不打算分出独立团的力量来保护竹园镇的安全,在与沈红英等人商议之后,决定建立竹园镇的民兵组织,作为地方部队,在未来的战争中协助独立团作战。独立团现在军用物资的供应十分丰富,韩勇让彭虎安排,把在朱泾村的库房里存放着的一批旧枪拿来发给竹园镇的民兵。即使是如此,沈红英也乐得直蹦高了,据她说,这些独立团淘汰下来的旧枪,比当年红军用的枪还要新得多了。韩勇表示,弹药可以敞开供应,一杆枪可以配上200发子弹,所有的民兵一定要练好枪法。
组织民兵的通告发出后,报名的人挤满了竹园镇社区服务中心,也就是韩勇解释为“社会主义苏区”的那个服务中心。韩勇原来的想法是招50个人左右就可以了,能够对付一般的毛贼,维护一下地方上的治安。结果一口气招到了100个人,还有一些人因为没有被选上而愤愤不平的。由于红军在此地曾进行过几次扩军,当地的青年大多跟着红军走了,参加民兵的,只有一些妇女和年龄较大的男人们。不过,这些人在训练时都是劲头十足,军事素质提高很快,朱良清估计,这支100人左右的民兵,战斗力不会亚于国军的一个普通连队。
“难怪说这个地方人人好汉,我算开眼界了。”韩勇感慨地对沈红英说。
沈红英骄傲地说:“那当然,我们这里的老百姓,是最有觉悟的。”
“你有没有跟他们说,拿了枪,将来就有可能要上战场打仗的。”
“这还用说,当年搞赤卫队的时候,他们都拿过枪的。”
韩勇说:“红英啊,我可警告你,这些民兵放在这里,你必须严格进行控制。他们现在手上有了枪,万一有人去找地主老财报仇,对我们的影响可就大了。”
沈红英说:“韩队长,你就放心吧,我们的纪律严着呢。”
根据从后世得来的关于抗日根据地的知识,韩勇指导沈红英等人,对竹园镇进行了全面的改造。竹园镇是一个位于丘陵山区的镇子,韩勇交代,每个村子必须在附近的山里挖出若干个隐蔽的山洞,存储了一些食物和少量的武器,以便未来鬼子扫荡时让村民进山去躲避,并具备一些基本的抵抗能力。
各村镇建立了一套快速通讯系统,诸如消息树、报警钟之类的东西,应有尽有。在设防方面,有了望哨、阻击阵地、地雷阵等,能够在敌人来袭时尽量地迟滞敌人的速度,为村民的撤离赢得时间。韩勇设计了一系列的应急预案,分别对应于各种不同的敌情,并让沈红英带着村民们进行反复的演练,以便达到快速反应的效果。沈红英对此十分感慨,赞道:“韩队长,你真有学问。过去如果我们有这样一套方法,白狗子也不会这么容易得逞了。”
韩勇正色道:“红英,你一定要明白,未来我们的敌人是日本鬼子,鬼子和国党军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,千万不能拿当年对付国军的经验来对付鬼子。”
沈红英说:“这有什么不一样的,不都是敌人吗?”
韩勇问:“过去,白匪军来了,找你们要红军的伤员,你们不给,他们会怎么样?”
“打人呀,把村里的积极分子抓起来,往死里打。”
“会屠村吗?”
“啥叫屠村?”沈红英不明白。
“就是架起机枪,把全村百姓全部杀掉。还有,执行三光政策,就是烧光、杀光、抢光,把一个镇甚至一个县变成无人区。”
“这怎么可能?”沈红英吃惊地说,“白狗子再坏,也不可能这样做呀,这还是人做的事情吗?”
韩勇一字一板地说:“鬼子会这样做。”
沈红英瞪大眼睛道:“真的?这太可怕了。”对于韩勇的话,她是完全相信的,既然韩勇说了鬼子会这样,那就肯定会这样了。
“所以,一旦鬼子来了,必须教育村民赶紧躲避,不能心存侥幸。”
“我明白了,韩队长。”沈红英连忙拿个小本把韩勇的语录记下来,然后找积极分子们落实去了。
除了民兵训练之外,韩勇还让沈红英组织了一些妇女组成救护队,派独立团的军医过来进行医疗救护方面的培训。壮年汉子们则组成了民工队,接受了挖战壕、修工事、抬担架等方面的训练,在战时可以随时调动起来,支援前线。沈红英的孩子冬伢子——大名叫刘冬,也有模有样地组织了一群小孩子,扛着红缨枪搞起儿童团来了。不过,韩勇坚决不同意儿童团参与具体的工作,而是给他们请了几名老师,逼着他们天天上学去了。
竹园镇的建设工作持续了半年左右时间,到这年九、十月份的时候,整个镇子连同周围的村庄,已经建成了一座韩勇心目中理想的战斗堡垒。韩勇在镇子里建立了独立团的前敌指挥部,与朱泾村的后方司令部遥相呼应。反正朱泾村现在也不缺通讯器材,几部大功率的电台分别设立在朱泾村、竹园镇和上海的情报站里,每天交换着各自的信息。韩勇一多半的时间都呆在朱泾村,独立团的大部分队伍也都驻扎在竹园镇。
于明这次也是闹大了,粤省和赣省的周边近五百多个大地主和还乡团的团长,营长之类的给于明冒充土匪杀了,杀得那些在乡下的土地主不敢在回乡下去住,就连县城里那些已经抓住的红党都给释放。好多的红军以为这是个圈套,就是放出来也不离开县城,那些警察没有办法,还是命要紧,就把这些红军赶出县城,也要那那些土匪看见,我们已经把红军放了。
韩勇回到朱泾村一看,妈呀,这帮地主还真的有钱,于明这一趟下来差不多有近三千万大洋的收入,对于于明的杀心太重,韩勇也没有理会,这次回来主要是杨启明带话,陈济棠要求韩勇前去一会,顺便和韩勇这里卖98K步枪五千支。韩勇也愿意做成这笔生意。
藤井美惠子这边由于测绘队里有几名学医的,也和韩勇要了过来,韩勇对于藤井美惠子来说,不但是救命之恩,还有就是韩勇对待自己的同胞也是不错,最起码来说没有让那帮人和那些土匪一样去做苦力。藤井美惠子这里的进展也在加快,很多的医药生产设备也到了朱泾村,朱泾村现在的造出来的磺胺比英国进口的还要好,磺胺已经给朱泾村带来一定的效益,特别是在上海等地的买卖,由于杜月笙的帮忙,生意特别火爆。
韩勇带着于明和一个排的特勤队来到羊城。韩勇住在羊城西关。
羊城的西关荔枝湾是羊城最富庶的地区,这儿有着“一湾溪水绿,两岸荔枝红”的醉人风光,而“荔湾渔唱”曾是羊城八景之一,此处花园洋房林立,达官贵人簇拥,名商贾云集,生活在这儿的人们常常喝喝早茶,听听粤剧,逛逛街市,溜溜鸟,钓钓鱼,打打牌,悠哉悠哉,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。
在芝兰湖的两岸矗立着不少建筑风格迥异的小洋楼,在这其中,有两幢小洋楼特别引人注目,这两幢楼相距并不远,也就百米的距离,但建筑风格相似,都是三层的欧式为主体,一幢是纯白的小白楼,人称陆府;另一幢是淡黄的小黄楼,人称陆宅。小白楼的主人名叫陆逸翔,小黄楼的主人名叫陆逸翱,这二位是两兄弟,陆氏祖上是羊城的名门望族,曾出过探花和翰林院的编修。陆逸翔早年留学欧洲,辛亥革命时,曾慷慨资助过同盟会,与同在荔枝湾的蒋光鼐将军私甚密。
陆氏家大业大,自打陆逸翔接管了陆氏产业之后,更是发扬光大,陆氏集团旗下的产业遍布各个行业,陆逸翔本人也被羊城商界推举为商会会长,在羊城商界颇有威望。陆逸翔的夫人肖如琴是个传统的大家闺秀,两家是世,在陆逸翔欧洲回国那年订的亲,肖如琴共生有两个儿子,长子陆昱震未成年时便夭折了,次子陆昱霖今年刚十八,在圣保罗教会学校就读。
韩勇看见俩个日本人企高契杨的从陆家出来,韩勇知道这是日本人为了拉拢陆家,看来拉拢和威胁起来作用,要不然日本人也不是这样的嘴脸。韩勇对着于明说道“打听清楚,还有那个日本领事哪里的情况,最主要的就是有么有钱,我想应该很多,我们也不能白跑一趟。”
于明在想。队长是不是打劫上瘾了,现在的朱泾村哪里还差钱,上次的上海行动就是十吨黄金还有几百万大洋,这次对于那些坏地主的行动又是几千万大洋。现在到了羊城又在大日本领事馆的主意,哈哈,看来这次又要打捞一笔。于明开开心心的去调查日本领事馆的事情。
毕竟后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