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被赶出家门后,我考上了文武状元 > 第159章 太子朝政,陇西之策(1)

第159章 太子朝政,陇西之策(1)

推荐阅读: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:邪王,甜甜宠毒妻难逃:仙尊,太强势!冥婚,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 www.xbiqugex.com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第二日早朝,燕辞早早的便坐在金銮殿上的龙椅上,等候着文武百官的入场。

    今日是他第一次上朝,虽然先前多次在侧房听政,但是当他真的坐上这个位置上,心中仍旧十分忐忑。

    他有些坐立不安,又瞥了一眼宰辅的位置,那里空空无人,想必老师还未起床吧!

    不过此刻底下文武百官已经伫立于此,他们个个表情唏嘘,神情轻蔑,偶尔有人窃窃私语,显然不把第一天上朝的太子燕辞放在眼里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燕国的老臣旧部。

    对于太子朝政,这些老臣旧部个个心中嗤之以鼻,想到当初燕基道初上位时,还不得对他们客客气气的,不敢有任何越界的举动。

    哪怕是前些日子,燕基道清缴宋家,杀了许多宋家余孽,但这压根儿动摇不了这些老臣旧部的根基,他们牢牢吃着祖上的功绩,享受着世袭罔替的待遇,还在朝中有着极高的地位。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辰时已到,不知殿下还在等什么?”

    其中一位老臣旧部缓缓走上前来。

    只见他长得肥头大耳,两搓小胡子高高扬起,嘴角下一颗痦子格外显眼,他的嘴不断的蠕动,不知咀嚼着什么。

    此人是吏部尚书管藩,家里世承侯爵,其祖父乃是当年跟随太上皇征战将领,在一次战役当中,曾救过太上皇一命,后来功勋显赫,被册封为侯爵,地位仅次于宋家的公爵。

    管藩掌管吏部,是六部之首,掌管底下官员的选拔授予、封赏勋爵、考核政绩等等,在朝中权利极大,是所有官员都要巴结的对象。

    当日,除了一些特殊的原因外。

    管藩与宋家各成派系,两派互不干预。在宋家东窗事发之后,管藩则顺理成章的除掉了自己最大的政敌。

    其实针对宋家反叛的证据,有一部分还是管藩亲自去检举、揭发的。

    于是在宋家被查抄之后,管藩则成了朝中权势最大的官员。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?”

    管藩眸子精光闪烁,不知燕皇此举意欲何为,只是看向那龙椅上的太子燕辞,却隐隐露出一抹嘲讽之意。

    “太子朝政?呵呵,笑话,还不是被我等牢牢掌控在手中!”

    管藩心里暗暗道。

    燕辞见自己的老师还未来,也不知道该如何朝政。

    眼见底下的老臣旧部早已按捺不住,底下传出一阵骚动,燕辞方才清了清嗓子,按照先前父皇上朝时的样子,朝着底下问道:“诸位爱卿,今日事要奏吗?”

    见到龙椅上的太子发话,底下的声音方才消弭了一些。

    不过仍有人窃窃私语,整个大堂宛若菜市场一般。

    众臣见吏部尚书管藩一脸无视的样子,顿时胆子也大了一些。

    “咳咳!”

    身为户部左侍郎的严智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殿下,陇西之地传来奏报,虽然目前春种已播,但仍有数万流民不知如何安置,还请殿下定夺。”

    听到严智的奏报,众臣却依旧对殿上的太子不理不睬,似乎此事与他们无关紧要。

    太子燕辞则表情严肃,内心忧虑。

    陇西之地,他是亲自去过一趟的。

    这一去令他对眼前凄凉的景象震骇不已,一路上饿殍满地,妇孺老幼皆乞坐在街边,呜咽呻吟,令人心惊。

    而好一点的便是家中有能出力的男子,能开垦耕种,为那些商贾卖着力气,求一些温饱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燕辞的心如同被针扎了一般痛。

    可是底下还有些老臣旧部,却在大殿中窃窃私语,时不时发出笑声,俨然没将他放在眼里!

    “可恶!”燕辞双手颤颤巍巍,他的神情早已经怒不可遏,终于他再也忍不住了!

    砰!

    一声巨大的声响,燕辞狠狠地拍了一下龙头,刺骨的疼痛令他面容微微抽搐!

    而随着燕辞的愤怒,底下的众臣也仅仅是停顿了片刻,随后又偷偷瞥了一眼站在一侧的管藩,见他依旧气定神闲的样子,众臣终于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,自己怕什么!

    于是这些人又开始肆无忌惮的在底下交头接耳,丝毫不在意刚才的一幕。

    燕辞紧咬着牙齿,随即心中一阵失落。

    这些人连自己的父皇也不能完全掌控,更何况他这一个新册封的太子呢?

    正在此时,一道身影缓缓地向着金銮殿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燕辞抬起头,望着那道熟悉的身影,顿时心中有了希望。

    顾有年缓步走向金銮殿,他望着这群老臣旧部,心中冷冷一笑:“狂吧,等过两日,有你们哭的时候!”

    “臣,顾有年,参见太子殿下!”

    顾有年洪亮的声音在殿中响起,携带着内劲的声音震烁众人!

    此刻大殿之中,鸦雀无声!

    顾有年作为当朝宰辅,是百官之首,纵然是那吏部尚书管藩,心中也是微微一颤!

    “顾卿免礼!”燕辞脸露喜色,有老师在场,他的心中便有了底气。

    而那站在一旁的户部左侍郎严智,见到顾有年来了,顿时心中舒了口气,接着禀奏道:“宰辅大人,陇西之地仍有数万流民急需安置,这……”

    严智话还未说完,顾有年便将手一摆,轻描淡写道:“本官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严智欲言又止,但是瞥向顾有年,见他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,于是又默默地退后在一侧。

    而那吏部尚书管藩,此刻却嗤鼻一笑,随即说道:“宰辅大人?”

    “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,这陇西之地,想必宰辅大人早有决策,不知能否彻底解决这陇西数万流民之患呢?”

    管藩说话阴阳怪气,说话间嘴里还咀嚼着参片。

    顾有年并未立即回话,反而朝着宝座之上的燕辞说道:“太子殿下,这是臣起草的陇西之地流民安置之策,请太子殿下过目。”

    “快呈上来!”

    燕辞内心激动,自己的老师才思敏捷,足智多谋,定然想到了解决陇西之地的绝佳妙计!

    于是赶紧让身边的小太监,将顾有年起草的对策呈上来让自己瞧瞧。

    燕辞打开顾有年的草案,随即专心致志的读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以工代赈?”

    燕辞读完之后,脸上露出一抹不解之色。

    “正是!”

    顾有年袖手一挥,随即向着燕辞解释道:“眼下陇西之地流民众多,若是直接朝廷拨银,用于赈灾,所需粮食庞大,支撑不了数月。”

    “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以工代赈,让那些老幼妇孺全都行动起来,方才是安置之策!”

    燕辞若有所思,随即问道:“那为何是修路?”